看上去象是文字遊戲。
分類信息網站,從房屋出租到征婚交友,從跳蚤市場到求職招聘,分類信息網站幾乎涵蓋了方方面面,最近許多圍繞某一行業的分類網站也開始走火,飯店、茶館成了分類查找的熱門。
從分類網站的形態來看,有兩種流行的方式,一種是分類目錄模式,如58,一種是搜索框模式,如大衆點評,目錄是Yahoo早期提供網站導航服務的模式,搜索框模式則是早期分類導航的進一步發展,分類網站似乎在想辦法擬合“搜索爲王”的現狀。
抛開分類信息檢索中使用到的搜索技術,看上去,分類信息似乎缺乏更多模式或者技術上的創新之處,什麽原因導致分類網站正在逐漸升溫呢?
廣告正在走向精確化的路上,簡單的說就是,廣告運營者正在變著法子讓廣告更多的展示給需要的人,而不像早期,僅僅依賴于頁面幾乎沒有目的展示,廣告幹擾著99%的根本需要的人群,並浪費大量的廣告資源。“精准”或者“精確”正在成爲廣告運營者的口頭禅。
分類信息從內容看,是不折不扣的“廣告”,因此,有時分類信息被人稱做分類廣告,與形象廣告不同,是接近google adsense的直接指向具體行爲的告知內容,不同的是,類似google adsense的廣告,常常伴隨其他的內容而傳播,用戶看到了它,是看內容的附帶過程;而分類信息,則不是伴隨傳播的,人們是爲了直接獲取分類信息而來。
叫廣告還是叫信息,從內容上常常難以區分,傳播方式的不同卻是明顯的。
廣告作爲一種伴隨性傳播,即便在當前號稱“精准”的技術條件下,有效性也是一個非常低的數字,這意味著,更多的時候,信息在幹擾信息的受衆。廣告運營者對用戶行爲分析等一系列嘗試,無非是想做一件看上去無厘頭的事情,他想在你沒有發表任何意見之前,先驗地把你要的信息悄悄地放到你正在看的新聞旁邊,這更象美麗的神話故事而不是科學現實。
爲什麽要陰性地跟蹤,而不是讓用戶“如果愛,說出來呢”?傻瓜化是一個原因,讓用戶越來越方便,而不是被繁瑣的技術或者信息淹沒,出發點的合理性毫無疑問,問題在于,既然此類信息是需要的,爲什麽每一次都讓他被動的出現。
實際上,人們並不排斥自己需要,主動地尋求類似廣告的信息,而主動性常常能比被動更能體現用戶的意志,分類信息,應該是爲填補這個空檔而存在的。
“人們能夠主動地搜索有用的信息,爲什麽不能主動搜索廣告”是許多分類信息網站讓自己保持信心的理由,看上去,形式的排比掩飾著內容對沖的悲壯。其實,進一步想,憑什麽說廣告信息是無用的呢?有用與否不在內容,在于是否傳到用武之地。
如果把廣告更多的看成傳播過程而不是信息內容,分類信息網站是爲了取代廣告而來的,至少會取代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