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測器效果圖
探測器將首次登陸火星衛星
據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報道,俄科學院宇宙研究所學術秘書亞曆山大·紮哈羅夫日前宣布,在實施「火衛一--土壤」計劃的過程中,將首次有一批地球微生物被送往火衛一,之後,它們將會被送回地球。試驗獲取的結果將有助于驗證有關地球生命可能來自外太空的理論。除此之外,通過這一試驗還將爲今後宇航員登陸火星表面積累必要的數據。
據科學家介紹,將微生物送往火衛一,是爲了研究它們在長時間太空飛行中可能受到的影響和發生的變化。載有「微生物旅客」的密封容器將被放置在返回艙內,這樣以來,它們便可在飛抵火衛一後重新返回地球。
用于裝載微生物的容器將由美國公司制造,而微生物則將由俄羅斯的科學家們在俄國內的實驗室內培育。該項試驗的組織者們認爲,此舉將有助于科學家們確定那些可能存在于隕石中的微生物是否能經受住長時間的星際飛行,而試驗中使用的返回艙就像是一顆攜帶著微生物的人造隕石。
此前,俄科學院宇宙研究所主任列夫·澤林內曾表示,開展這一試驗也是爲實施宇航員登陸火星計劃所做的重要准備之一。
通過這項試驗,科學家們將了解宇宙射線、失重和其他因素對微生物的影響。當然,在此過程中必須全力避免火衛一受到地球微生物的汙染。爲了以防萬一,裝有微生物的密封容器將受到非常嚴密的保護。
「火衛一--土壤」探測項目已被列入俄2015年前的聯邦航天計劃。按照規劃,探測器將于明年10月飛往火衛一。之所以將發射時間定在2009年10月,是因爲屆時火星距離地球最近。
據悉,探測器發射升空後需飛行11個月左右的時間後才能進入火星軌道。在進入環繞火星軌道後,探測器將在火星800至8萬千米的高空軌道上進行多項科學探測,2011年8月左右「火衛一土壤」將取回火衛一上土壤和岩石樣品後,啓程返回地球。按照此前的構想,「火衛一--土壤」探測器進入火星軌道後既而轉向火衛一軌道並著陸。著陸艙和探測器分離後,將自行按照設計的程序完成計劃操作。探測器在火衛一表面進行科學實驗項目,提取土壤樣本,然後依靠自身的引擎返回地球,而探測器的主體部分將留在火衛一表面,作爲將來長期研究的平台,繼續對火衛一進行探測,觀測火星氣候狀況並對火星附近的太空進行探測研究。
「火衛一--土壤」探測器將使用最新材料打造,與其它國家發射的此類星際探測器相比,「火衛一--土壤」探測器的重量要輕很多。此外,爲了保障探測項目順利完成,俄羅斯科學家們還將開發出全新的地面高精度跟蹤觀測與指揮系統。
(來源:網易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