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网络
分享
 
 
 

文化漫谭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文化漫谭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文化,文化评述,

作者: 欧阳中石 著

出 版 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版次: 1页数: 231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2087316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中石先生在逻辑、教育、书法、戏曲等诸多学科领域具有精深造诣,博得广泛赞誉。先生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与他一贯重视“文化”思考有很大关系,他总是高屋建瓴地对“文化”进行宏观认识和把握。把他平常有关“文化”见解聚集起来,一定会对青年朋友很有启示。 本书概括了先生平素娓娓道及的关于“文化”的思考。既有睿智而深邃的求索和凝练而透彻的论断,也列举了人生、社会一些现象、事件,从文化的角度,一一譬说,层层鞭辟,显示出他深厚的格物致知的功夫。其论显仁显智,无不在揭示《易系辞》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深刻内涵,真是照破迷妄,开发神智。

内容简介

历代社会的人们,都处在自己的位置上,都有自己角度的观点,汇集成了一个繁荣全面的“文化”圈子。集中起来看,其中有许多“根本性”的相同点。这个“相同点”越来越扩大起来。这是“全人类”的必然趋势。

本书概括了欧阳中石先生平素娓娓道及的关于“文化”的思考。既有睿智而深邃的求索和凝练而透彻的论断,也列举了人生、社会以及书法、国画、戏曲的一些现象及事件,从文化的角度,一一阐释,层层鞭辟,显示出他深厚的格物致知的功夫。其论显仁显智,无不在揭示《易系辞》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深刻内涵。对读者朋友一定会有启示。本书还收录了欧阳先生一些书画作品以及京剧表演剧照,有助于理解书中相关内容,极具可读性和收藏性。

作者简介

欧阳中石:一九二八年生,山东泰安人。

卒业于北京大学。

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学科带头人、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

出版逻辑、音韵、戏剧、书学、语文教育学等方面著述五十多种。

一九八五年在首都师范大学创办书法专业。

一九九三年担任我国第一位书法方向博士生导师,

一九九八年担任我国第一位书法方向博士后研究人员合作导师。

二○○二年获[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教育特别贡献奖]

二○○六年获[第一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

二○○七年获教育部[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和中国文联[造型艺术成就奖]。

目录

第一部分:我理解的“文化”

(一)什么是“文化”

(二)“文化”的内容

(三)“文化”形成的逻辑过程

(四)“文化”的发展

(五)“文化”的传统

(六)“文化”的碰撞

(七)“文化”的升华

(八)“文化”的全人类性

第二部分:人的生活文化

(一)人在天地之间

(二)人类的个性与共性

(三)个人的修养文化

(四)人与人相处的文化

(五)人的“能”与“德”

(六)人之对社会,社会对人

(七)“学”与“创”

(八)“穷”与“通”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部分:我理解的“文化”

(一)什么是“文化”

什么是文化?辞书上代表性的说法是所谓“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这引起了我的思考。好像一切现象没有不是文化的。随便想到一点,不是物质的,就是精神的。仔细想想,不管哪一种文化,不管它的存在形态如何,它都是由精神追求而来的。我由此认识而思考,人类一直在追求美好,在实现这种追求的过程中创造着一切,人类创造的成果都由语言文字等载体形式记录下来。

如果宏观地概括一下,我们的语言文字都记录了什么呢?什么是文化呢?我们现在叫做“文化”,怎么叫成“文化”了呢?我们现在首先可以追究一下“文”是什么、“化”是什么。

什么是“文”?

《说文》中说:“错画也。”“错”不是对错的问题,是交错、交叉,“文”就是错综交杂的痕迹,是一种界线,也就是纹理的“纹”。

而《易.系辞》已提出:“物相杂,故日文”。就是说,各种物体聚集在一起就是文。这里用来描述“文”的这个“杂”(襍)字的结构,由“集”和“辛”组合而成。“集”就是鸟都趴在树上,旁边偏旁是衣服。衣服用来遮体,对人们是一个包装,对事情的包装,可以是五颜六色的,可以十分美好的。因此,许许多多的东西集中在一起而且加以美化,这是个“杂”的含义。“物相杂”,许许多多的东西处在一起,各种各样,形形色色,就是各种各样的好看,杂处在一起本身就是一个美好。

另外,《礼记乐记》说“五色成文而不乱”,这句话强调的是“色”之“文”。各种色彩聚集在一起,有章不乱,这是我们眼睛感受到的美好。

“化”就是改变。《礼记中庸》中有“赞天地之化育”,是一种自然的化生长育。《易经》中对贲卦的解释触及到以“文”而“化”。贲卦的彖辞(也就是《易经》对贲卦的断语)说: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组成贲卦的阴爻、阳爻是交错的,其卦象是离下艮上,八卦的离卦属阴卦,艮卦属阳卦。从卦理来说,这个卦象是“刚柔交错以成文”,所以“贲”也就有了色彩斑驳、文饰、装饰等等含义。朱熹认为贲卦彖辞的“天文”前面应有“刚柔交错”四字。这段话牵涉到“天文”和“人文”,这两种文就是人和他所处的世界的内在美好的一种外化表现。最重要的是,这里面提到由人文而化成天下。

我们把上面的内容笼统地概括一下就是,各种事物有章有法地聚在一起非常“美好和谐”的一种现象就是“文”。用这种“美好和谐”的理念行之于“一切”就是“以文化之”,就是“文化”的要求。以文而化,是最为理想的、最有效果、润物细无声的教化培养。所以,“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刘向《说苑》)。

美好和谐是文化的最高要求,再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是不是也有不美好的可能性呢?当然有,因为文化是一种错综的结合,在错综之中就有的顺,有的不顺。顺的就是美好有章,遇到不顺的就会相互碰撞。人类于是在美好和谐的至高目标下互相协商,力求取得一个和谐的解决,把不顺的变成顺的,相逆的变成和的。

无论是文化的出发点,还是它的终极追求乃至实现其目的的手段与途径,这里面的核心就是人。文化是人的超越自然属性的理想和努力。人无法脱离他所生存的客观环境。人类的文化理念固然要超越自然,但是也不免发端于自然。日月列星,往来流转,这本是天然的现象,而人因此而感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一种自然的升华,这就成为“文化”。一个鸟儿从天空飞过,口中衔着的一粒种子掉落在荒原上,长成一颗参天大树,春去秋来,或荣或枯,这也是自然现象,往来其间的人发出“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感叹,这里面就有了人的思想情感的寄托,这些就具有了文化的性质。

总之,人类追求美好,将美好和谐的理念行之一切,这就是“文化”的要求。思想如此,行动如此,结果如此,这都是“文化”。人在文化方面的认识和理念,为了实现文化追求而付出的实际努力,以及所取得的一切文化成果,这些就构成了基本的文化系统。我们生活在现在的世界上想不接触文化是已经不可能的了。比如谈到奥运,都说“人文奥运”,就是说现在所应该理解到的,不仅仅是运动场内的事情,而且是运动场外的事情。当然有人在专门研究这个怎么跳能最高、怎么跑才最快,认为这些是一个问题,光一个小运动场太简单了,但围绕着这个问题撒开的网很大,大家所要考虑的,光一个北京不够,还涉及整个中华的问题,运动场之外的很多事确定了奥运会的成功与失败,总起来说是一个文化系统的问题。如果我们耳目所及、思想所及,到不了那样一个高度和层次,那么应该说我们对这次奥运会就根本什么都不懂,也就无从下手。

无论是思考当下,还是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在沧海桑田的变幻之中,必然蕴含着无比丰富的具体内容,我们不能被动地淹没于其中。从以简驭繁的实际必要出发,我们应该努力进行主动的宏观把握,认真把握的关键在于纷繁复杂的是非得失背后的文化理念,最为核心的内容也就是价值观以及与之适应的方法论,这就是文化理论中通常归纳的“心态文化”层面的东西。这些是本书至为关注的方面。

(二)“文化”的内容

对于文化的内容,人类有一个“觉”、“悟”过程,也就是感受与理解的递进关系,一步步加深。所以,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说明文化的内容,一个是从人的感受的角度,另一个是人把感受到的东西进行研究分析的学科分类。

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和事物接触,在接触中一步一步地发现客观呈现的天文、地理、物性、生灵、人心、世情,这六个方面是以人为核心所感受到的情况,在感受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如何把握和利用。.

人在天地之间,顶天立地,这个“天”字就是站立着的人顶着上面的这个天。人经过观察理解到,天决不是一个单纯的天,其中有各种纷杂的事物,日月列星,风云雨露,雷霆霹雳,这些天上的各种现象综合在一起,人类谓之“天文”。作为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人类要总结自然的规律,由此把握、利用自然,前面提及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就属于这个方面。

“天文”这么简简单单的两个字里面包含了太多内容。应该说风雨雷电还是从大类来看,每一个方面还可以有许许多多的细小的分析,比方雨字头的,就有雪、*、雹、霰、雾、雬、霜、雸、霂、霈……,简直太多了。人类观察到这许许多多的东西,感受了它,分析了它,描述了它。

经过细致的分别和辨析,理解了才能描述出来,由此一步一步往深处、往前理解,进而把握、利用。比方一个“雷”字,不是现代人才刚知道,人类从古时候就发现了,那是一种自然存在的客观现象。本来是天上的现象,空中的现象,发展到现在,它和人类的生活密切联系,最初人们大概无法完全设想我们现在居然把电当成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过去只知道一个霹雳雷电可以把地上的树甚至人劈了,后来居然发现它的破坏力是一种能量的体现。认识了电的原理,我们不仅可以避免它的负面作用,还可以把这种能量转化为为人类生活作贡献的东西,主动地生产电。所以,一个事物的成和败影响太大了。

现在应该说是科学昌明了,仍然还有不少天文现象需要人类去思考。过去我们山东有一个地区常发现有龙卷风,突然就那么呜呜地起来了,转着很大涡旋,力量大得惊人,可以把牛卷到半空去,最后掉到地上摔死。听说河北等其它地方也有,现在比较少了,可能是各种建筑物密集起来之后破坏了风行的路线了。而听说美国龙卷风很有名,发生频率最高,破坏性很强,尤其是中西部和南部,地域广阔而地势平坦成为龙卷风频发的“龙卷风道”。科研人员积极统计数据,分析气象变量,研究龙卷风形成和壮大的原因,以寻求应对的办法。

所以说,人类在积累对这些现象的许多感受,感受积累多了,才能想到怎么对待它的最好办法,人类对于天文的把握和利用是无止境的。

天上的事情构成了天文、天时,人们意识到了“天行健”。对于地下的东西,古人对它也有相当的理解,作出了一个很好的概括:“地势坤”,还把地势“势坤”的这个内容理解成一个“理”字,这就形成与“天文”相对应的“地理”。“理”这个字很好,从它的构形来说,偏旁是个“玉”,玉是有理的,它是一种特殊的石头,石头的生成是有理的。比方说制作砚台,像端砚什么的名砚,要采集好的石材,古代都以手工为主,石工从接缝处下凿,就要顺石脉自然走向往深层采掘,选觅石材,这就是顺着“理”。所谓的这个“理”是什么东西呢?过去《孟子梁惠王上》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水往下淌,这就是不可动摇的道理,体现出一种顺势。所谓“坤”就是“顺”,地势之顺就是地之理。地承载着地上的所有一切,它有它的势,人们是在理解着它,描述了它,是在顺势着它,也是在改变了它。地上的这一切,人们如何描述它呢?第一件事情就是对它做出一定的规划。

……

文化漫谭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返回首页<<
推荐阅读
 
 
频道精选
 
更多商品
鸡皮疙瘩系列丛书:噩梦营·邻屋幽魂
鸡皮疙瘩系列丛书:魔法咕咕钟·一罐魔血III
鸡皮疙瘩系列丛书:幽灵之月·外星魔蛋
鸡皮疙瘩系列丛书:沼泽怪兽·神秘传说之谜
通货膨胀下老百姓的生存法则
经济危机下怎样过"紧"日子
神谕三部曲:神谕
神谕三部曲:法老
神谕三部曲:圣甲虫
收割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