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网络
分享
 
 
 

怎样当记者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怎样当记者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新闻出版/图书馆/档案学,新闻学,新闻工作者,
  品牌: 庹震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页码:232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80087933X

·条形码:9787800879333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怎样当记者》作者庹震,记者是一种全天候的职业。一个出色的记者,更要使自己处于这样的临战状态:不论何时何地,只要发现了有价值的新 闻线索,就要立即出发,奔赴现场或寻找知情者,就要以最快 的速度采写出新闻报道来。

火热的现实生活,是优秀新闻作品的源泉和基础,提倡记 者下“笨功夫”目的是要使记者置身于社会生活的长河里,观 察生活,认识生活,知其缓急,知其冷暖,知其深浅,不断从这长河中摸出“鲜活”的“大鱼”来。记者的主课是社会实践, 记者的主舞台是一线的社会生活。

记者如果拥有强烈的独家新闻意识,就会是一个非常勤奋 和敏感的人。勤奋是第一位的,没有勤奋这一条,记者就不可 能游进社会生活的海洋,也就不会从这浩瀚的海洋中捕获新闻 线索。

新闻记者,植根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奉献于社会。这就 要求记者有时刻忘我的思想境界。记者碰到了新闻,不论何时 何地何种情况,都不应当放过采写机会。

一个记者听到赞誉比听到批评容易,因此,记者就要“头 脑清醒”,就要善于对自己的新闻作品“横挑鼻子竖挑眼”,不 断查找不足,使自己今后长久受益。

记者远离火热的现实生活,是很危险的,因此可能失去 “发现”新闻的能力。“发现”的基本功,说到底是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新闻在现实生活的激流中,记者只有进 入其中,才能发现它们。

记者“走四方”,走马观花是一种走法,脚踏实地又是一种走法。有经验的记者,会在“走四方”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切有价值的新闻都不会从耳边、从眼底、从手中逃走。

新闻记者是在新闻实践中锻炼成长的,实践的过程,是社 会阅历和经验不断积累的过程,也是新闻采写水平、新闻作品 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更是新闻素养由“感性认识”到“理性 认识”不断升华的过程。

新闻在哪里?如果说它是藏在深山里的矿藏,记者则是深 山探宝的矿工。从丰富的矿藏到金银铜铁锡等诸般矿产品,要 经历挖掘的过程、筛选的过程、冶炼的过程、铸造的过程。

新闻记者,须早起、早醒、早知,只有知道的早,知道的快,知道的多,才能胜任这项工作,而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就 会误事。“一桶水”是非常必要的,而“水”就在火热的生活里,在大千世界里,在科学和知识的海洋里。“深水不响,响水不深”。新闻工作者,一生都是生活在人民中的学生,一生要不停地丰富自己,一边一瓢瓢地向外舀水,一边要不断地补充水源,永远保持一定的“蓄水量”。

我们的笔,我们的话筒,我们的镜头,记录着我们国家的日益强盛,记录着人民的日渐富裕,也记录着新闻工作者的一种职业的幸福。

作者简介庹震,1959年9月生于河南省方城县,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现任《经济日报》总编辑,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1984年10月被评为首届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1995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获范长江新闻奖。著有《蓝天下的眼睛》、《无悔的岁月》、《静静的地平线》、《初春的太阳》、《世纪未:还有多少问号》《丁住交界》、《面对社会之窗》、《报海觅踪》、《新闻采写艺术》、《史街背影》、《史街余韵》、《心园驿站》等书。

媒体推荐书评

“脚板底下出新闻”。脚板底下是什么?是泥是土。泥土者何?百木秀气之本,百花香气之源。万木千草,浓绿厚荫,姹紫嫣红,无泥无土,如何来?营养在泥土里,记者“深”不下去,新闻作品也就没有了“活力”和“魅力”。记者不深入基层,不知大众所需所求、喜怒哀乐,如何能写出动人心弦的好作品?

新闻的发现,需要勤奋,需要实践,需要敏锐,也需要智慧。丰富的现实生活,如山川江海,能探得宝藏;不善发现者,入宝山而常空手归。

陌生的地方,不是不出新闻的地方。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中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常人不去处,万宝待人识。对新闻记者而言,“人之所罕至”的地方,往往有“非常之观”。

新闻的学问是实践的学问。一篇新闻作品问世,在完成它的报道功能的同时,也成为了新闻研究的史料和对象。这正是新闻精品之所以格外引人关注的又一个原因。有事业心的记者,应该对自己的新闻作品倾注激情,努力使每一篇作品都成为思想水平、写作水平达到一定境界的精品。

编辑推荐庹震,著有《蓝天下的眼睛》、《无悔的岁月》、《静静的地平线》、《初春的太阳》、《世纪未:还有多少问号》《丁住交界》、《面对社会之窗》、《报海觅踪》、《新闻采写艺术》、《史街背影》、《史街余韵》、《心园驿站《怎样当记者》等书

“脚板底下出新闻”。脚板底下是什么?是泥是土。泥土者何?百木秀气之本,百花香气之源。万木千草,浓绿厚荫,姹紫嫣红,无泥无土,如何来?营养在泥土里,记者“深”不下去,新闻作品也就没有了“活力”和“魅力”。记者不深入基层,不知大众所需所求、喜怒哀乐,如何能写出动人心弦的好作品?

新闻的发现,需要勤奋,需要实践,需要敏锐,也需要智慧。丰富的现实生活,如山川江海,能探得宝藏;不善发现者,入宝山而常空手归。

陌生的地方,不是不出新闻的地方。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中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常人不去处,万宝待人识。对新闻记者而言,“人之所罕至”的地方,往往有“非常之观”。

目录

第一辑 记者感悟

全天候记者怎么当?

“先天素质”与“后天修炼”

采访要“访”记者要“记”

“阅历问题”

“定位”的价值

“十八般武艺”从何而来?

应该拥有什么样的“交际圈”?

如何当读者?

新条件下的“笨功夫”?

“记者亲历”带来了什么?

法规意识有多重要?

学会“逛商场”

文字功底的衡量标准

要学会说“大白话”

告别纸笔之后

独家新闻意识

留神“苗头新闻”

“看到了”,还要“看得深远”

当你成为“当事人”的时候

要学会控制“情绪”

要善于积累“失败教训”

“发现”的基本功

记者的“编辑观点”

缘何“走四方”

记者感悟六则

微言不浅

“跳出”新闻认识新闻

收获在这片热土

伟大的凡人

职业?事业?敬业

第二辑 采写技巧

浅说表扬与批评的艺术

人物特写和人物通讯中的“细节”作用

消息写作莫忽视了“细节”

深度报道的“点”与“面”

新闻报道的“点”与“面”

批评报道的几种基本形式

社会新闻和经济新闻各自的“优势”

体育报道中的“经济眼”与“经济味”

新闻报道:数量?质量?分量

注意“小事”背后的“大问题”

消息:要多拉快跑

社会亮点和新闻亮点

“感动自己”与“感动别人”

经济新闻写作要有自己的“百宝箱”

掌握“事后比较”的窍门

批评报道要注意掌握“证据”

采写预告性新闻的要点

“疑问叙事式”特写的“特征”

注意抓“公共场所新闻”

第三辑 问号答疑

舆论监督的舞台有多大?

“一线”的报道怎样多起来?

编辑的眼睛为什么会发亮?

“新闻脑”为什么不能“闲”?

新闻写作如何做到“举重若轻”

新闻作品的“原汁原味”哪里去了

“水桶”里的“水”少了怎么办

新闻业务的“下坡路”会在哪儿

灾害报道写作要注意什么

新闻标题首先由谁来做

“记者来信”的特征在哪里

“剩饭”该怎么“吃”

会议新闻写作如何“里应外合”

“反映报道”怎么写

经济新闻要不要讲“时效”

新闻特写如何下笔

如何增加“事件性新闻”

记者向厨师学什么

新闻线索哪里来

工作通讯怎么写

记者如何成为“评论员”

成就报道的亮点在哪里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缘何“走四方”

许多人羡慕记者这个职业,原因之一是认为记者可以“走遍天下”。的确,记者的职业特点,决定了记者必须四海为家,从而见多识广。有人这么说:“记者的脚不是记者自己的,记者的耳朵不是记者自己的,记者的眼睛也不是记者自己的,都是属于大家的,记者不去走,不去听,不去看,我们大家怎么知道天底下那么多的新闻?”这话还真有道理。

做记者是要有所牺牲的,最大的牺牲,恐怕是失去平常人正常的家庭生活,比如节假日要出门采访,比如晚上要加班写稿,比如要经常到外地出差,等等。这一切,都是一种牺牲。这中间,还不说路途的危险,还不说种种意外,还不说风里来雨里去……所以如此,都是一个原因:记者必须要完成新闻报道任务。总之,记者的这种职业的牺牲需要,决定了记者一定是走南闯北的人。

既然记者“走四方”是工作的需要,那么为什么总有一些记者走不出去呢?如果将出差经费和客观条件局限这类因素排除,那么,剩下的主要原因恐怕就是缺乏必要的牺牲精神了。记者这个职业,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民大众尚没走到的地方,记者应该走到;人民大众尚没听到的声音,记者应该听到;人民大众尚没看到的事情,记者应该看到。这里,脚“走起来”是基础,只有有了这个基础,记者的听觉和视觉才能好。如果记者也想过平常人的安定而规律的生活,那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现实中有的记者由于缺乏必要的牺牲精神,常年走不出去,对新闻的听觉和视觉很弱,所以也就写不出优秀的新闻作品。

是不是记者做到了“走四方”就一定能够写出优秀的新闻作品?不一定。记者“走四方”只是记者采写新闻报道的基础,通过“走四方”,记者有条件听到看到一些“坐着”时听不到看不到的东西。但是不是任何一个记者都能将听到看到的东西用最佳的报道反映出去呢?有时不是这样的。通常的情形是,一部分记者在“走四方”之后获得了预想的效果,而一部分记者在“走四方”之后依然两手空空或收获甚少。这里,还有个如何在“走四方”中做好新闻报道的业务水平问题。水平问题,往往又是个方法问题。“走四方”,使自己腿变长了,在更大的地域里,在更多的人群中,不仅可以听到看到更多的新鲜的人与事,还有了将不同人与事(包括社会现象、社会问题)进行比较的机会。通过比较,又可以发现差别,找到不同的特点。这是一种收获。但是,对这种差别或特点,有的记者很是敏感,有的记者却敏

……[看更多书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返回首页<<
推荐阅读
 
 
频道精选
 
更多商品
宋人轶事汇编(上下)
UML用户指南(第2版)(图灵计算机科学丛书)
新闻学概论(第2版)(21世纪传播研究丛书)
中考书面表达(征服2007年中考)/专项突破与考点透视(专项突破与考点透视)
中考单项选择(征服2007年中考)/专项突破与考点透视(专项突破与考点透视)
库切核心文集青春(巨擘书库)
男孩(巨擘书库)
质性研究方法(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丛书)
韩国语能力考试写作备考方案
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